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团队助乡村旧貌换新颜

摘要:

最近,广东省翁源县青云村贫困户李大伯卖了家里一部分竹子挣了4300元,像他一样通过卖竹子实现增收的村民在青云村还有40多名。

  青云村村民种植的竹子原来仅是自用,难以“变现”。今年5月,广州方略乡创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方略乡创”)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技术支持下,委托翁源当地建材企业试产新型竹材,目前已接到300万元订单。这一创新举措拓宽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方略乡创由华南理工乡创团队发展而来。2015年以来,该团队秉承着“教农民赚钱、帮农民赚钱、和农民一起赚钱”的公益创业理念,在翁源县等红色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县开展精准扶贫。该团队打出乡村规划设计、乡建培训、乡村建材研发和销售等“组合拳”,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把农村的“青山绿水”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华南理工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一直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组建乡村创业团队,深耕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科技创新利器”变身老乡的“掘金铲”。方略乡创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该团队借力华南理工广东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用专业力量补齐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短板。

  为做到“心中有蓝图,手中有地图”,华南理工广东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方略乡创总经理陈可带队到广东揭阳、韶关等市,开展田野调查。他们深入调研后发现,不少地区乡村规划缺失,村庄建设相对无序,建造水平粗糙,供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村民需求。

  粤东某村部分农户新建的房子里,充斥着异味。团队调研发现,由于当地部分建筑工匠盲目照搬照抄网上房屋设计图纸,卫生间出风口与当地主导风向对冲,浊气难以排出。更让陈可担忧的是,广东部分乡村工匠缺乏农房建筑常识、技术,部分房屋存在消防通道不足等安全隐患。

  “本乡本土建筑人才不足是美丽乡村建设‘拦路虎’。乡村振兴要先让农民脑袋‘富’起来。”陈可立下了免费培训、发放一万张乡村工匠证书的目标。他带队在翁源等地建设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展农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接受培训的当地农村工匠掌握了房屋基本设计理念,技艺更上一层楼。目前,第一批农村工匠已在翁源乡建工地持证上岗,技能提升让他们收入增长。

  为让农民口袋更加“鼓”起来,方略乡创激发村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增强经济薄弱村“自我造血”功能。该团队与翁源当地村集体合作,采用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当地百余户村民种植竹子。此外,方略乡创还“牵手”当地餐饮品牌公司,助力青云村等村庄发展民俗、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

  陈可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方略乡创已累计编制21条乡村规划,免费培训119名、68名乡村工匠、村镇干部,帮助村民增收46万元。“我们通过智力扶贫,努力构筑‘一村一景一业’,青云村等乡村正奔跑在康庄大道上。”陈可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