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背后满含“华工智慧”

摘要:

港珠澳大桥将于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而在这座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桥梁中,包含着来自华工最强“工科大脑”的智慧。10月22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参与大桥建设的多个科研团队分享了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动人故事。其中,王荣辉教授更是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吊装的施工监控工作。

耗时十几个小时

  千吨级钢索塔“空中翻转”稳稳落地

  虽然大桥尚未开通,但海量照片已经让大家欣赏到了大桥的英姿。港珠澳大桥的标志景观之一,就是三座高105米的江海直达船航道钢索塔。相信不少人都留意到,钢索塔的塔冠非常别致,其造型取材于白海豚元素,与该区域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吻合。不过,想要这只海豚从海面上高高跃起,却并非易事。

  “在我们施工过程中,不少技术都是世界性的首创。”“海豚”的飞跃背后,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荣辉教授为首的施工监控技术团队的“首创”——不仅完成了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的理论计算与测控,吊装时钢塔还像体操选手一样完成了“空中转体”。

  从凌晨1点钟开始准备,历时十多个小时,140号墩钢索塔终于屹立于伶仃洋上。这次施工吊装在整个大桥的建设中难度仅次于海底隧道沉管施工。

  实际上,从2012年进场,团队成员们在4年多的时间里度过了无数的不眠夜。负责的标段位于海上,他们每日都要花将近6个小时往返于海陆之间,还曾差点因为台风翻船。在某个凌晨,等待工程交接签字的王荣辉累得在桥上睡着了,还被误当成是偷懒的工人。

观测到7个台风

  人工岛防波堤能扛住“300年一遇”

  上个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给珠海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影响。不过,万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稳固屹立,经受住了这次“大考”。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大桥首次经历台风洗礼。大桥缘何如此之“稳”?其中也少不了华工的数据支持。

  港珠澳大桥水域宽阔,其南侧面向大海,大桥工程受外海浪的影响显著。受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委托,华南理工大学朱良生教授团队承担了大桥桥位现场波浪观测专题研究工作。鉴于水文气象具有多年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台风影响各年差别较大,在前期已经开展一年现场波浪观测的基础上,由千吨以上的海事船投放设备,于台风季节在原测点继续开展5个月的观测。

  据统计,团队一共观测到了7个台风,其中台风“黑格比”测到整个珠江口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波浪。其观测数据也称为大桥设计的重要参数。今年超强台风“山竹”登陆,港珠澳大桥“岿然不动”,跟团队的一手资料和应对极端情况的设计条件紧密相关。不仅如此,珠澳口岸人工岛防波堤的设计也有团队提供的数据支持,其强度设计为能抗“300年一遇”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