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媒体前沿讲坛 | 胡泳:平台化社会

摘要:

  2018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项目与腾讯新闻合办的“未来媒体前沿讲坛”系列第五讲迎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胡泳教授分享了他对平台化社会的洞见,与在场的听众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由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刘阳老师主持。

平台与平台化社会

       胡泳老师认为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为互联网平台,从企业和产业的角度看有四大标准。第一是公司具有财务实力,无论是巨大的市值,充裕的现金,还是可靠的核心盈利机器;第二是公司可直接接触到大规模消费者;第三是公司与庞大的消费者进行深入合作,通过用户持续和富有意义的参与,获得大量有用的数据;第四是公司在建立平台操作系统上有丰富的经验,这些平台操作系统由充满活力的开发者社区防御和支持。

       从社会维度看,平台化社会有五大核心特征:数据化、商品化、多元化和集中化、个性化、以及全球化。其中,数据化特征体现在之前未被量化的社会的许多层面逐渐被量化为数据。比如过去打车只要在街头招手,无关乎数据,而现在打车平台将打车行为数据化成司机评价、出行路径等数据。商品化是指从数据流中创造经济价值,爱彼迎就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产生新的商业和盈利模式的典型例子。多元化和集中化即通过平台组织开展多边的市场关系。个性化指的是通过算法将内容、服务与广告予以个性化。而全球化指建立全球性的通信和服务基础设施。

平台社会的三大基础——无处不在的网络、信誉体系和低成本共享基础设施

       胡泳老师认为,平台社会的崛起依托三大力量——无处不在的网络、信誉体系和低成本访问共享基础设施。正是三者的结合推动了平台化社会的发展。

       无处不在的网络为平台化社会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连入网络,获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些技术把自己融入日常生活的结构直到与生活无法区分,让用户意识不到自己正在使用这项技术。正如马克维瑟所说,这种会消失的技术才是真正重要的技术。

       信誉体系是平台化社会的文化基础。信誉体系是平台用户通过在线社区内评论、评分和推荐等机制形成的以声誉为基础的信任程序。胡泳老师指出,现在信誉体系还很零散,用户可以建立针对个别平台的信任和声誉,但通常无法将这些声誉带到其他平台。随着时间推移,在多种类型的协作消费中聚合信誉资本的网络一定会出现。在未来的信任经济中,每个人在数字世界当中都有独特的数字声誉和数字身份。

       信誉体系之所以如此重要,与信任的现状和发展历程有关。胡泳老师指出,我们正处于对社会各个方面信任都在下降的阶段,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众对于精英的信任崩塌了,我们正在经历从人际信任、制度信任迈向分布式信任的阶段。

       所谓分布式信任,即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机器之间的直接信任。在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将看到信任的轨迹发生巨大转变,从精英到普通人,从中央机构系统到分布式技术系统。区块链技术平台崛起的另一个基础是低成本共享基础设施。云服务就是一个典型。云服务在当今企业运营中占据基础设施地位,有了云平台才能运营海量数据。如今企业可以通过租赁云服务来解决计算需求,并且云服务可以按需按时订购。计算机及其促进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成本大幅下降,现在这部分支出甚至可作为运营支出而非资本支出。

互联网巨头会不会持续主宰全球经济呢?

       十年前,我们还拥有一个开放的网络乌托邦,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墙花园所构成的世界,每个花园里都据守着巨大的怪物。我们担忧垄断导致创新的减缓;担忧互联网公司相邻市场被互联网公司吞噬;担心任何有前景的新领域都是互联网公司抢占先机。互联网巨头会不会持续主宰全球经济呢?

       胡泳教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不停地变化,因而五大公司的统治也不会一成不变。从历年数据来看,一方面技术公司虽然仍处于垄断地位,但与1980年代相比,技术公司的垄断程度在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公司占企业总市值的比例在下降。

       在演讲的最后,胡泳老师告诫技术精英要克服自己的傲慢,提防科技泡沫的形成。

       在问答环节,胡泳教授就大众和精英对立局面的演化方向、区块链技术是否有望消解平台垄断和用户数据权利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如今反全球化的趋势与全球化过程中精英获益而普通人受损密切相关,这两股势力在今后的若干年还将继续长期对立。区块链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保证去中心化平台的实现,但技术需要社会条件土壤的培植。包罗万象的平台与个人权利之间的矛盾很多,如果不讨论不制衡,那么事情必会朝着利于拥有更大权力群体的方向发展。胡泳老师感慨如今关心数字商业的人太多,但担心数字社会基本问题的人太少,也呼吁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数字社会的基本问题。

       本次讲座是“未来媒体前沿讲坛”的第五讲。此前,北京大学的戴锦华教授、陈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喻国明教授、清华大学的彭兰教授也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真知灼见。“未来媒体前沿讲坛”将继续邀请人文社科大家和前沿传媒人,借助北大这片学术沃土,分享学界业界的声音。